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輕型鋼結構專業委員會簡介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輕型鋼結構專業委員會(簡稱“中國建設標協輕型鋼結構委員會”),英文譯名為:Committee on Light-Weight Steel Structures,China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CECS/LWSSC),代號TC-28,是經業務主管部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同意、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批準登記設立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的專業性分支機構,是由單位和個人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組織,民政部登記號為4058-28。本專業委員會的依托單位是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地址設在武漢市武昌中南路19號(郵編:430071)。
本專業委員會成立于1991年10月,當時的名為“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鋼結構標準技術委員會薄壁型鋼結構分委員會”,后改為“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薄壁型鋼結構標準技術委員會”。 1999年4月經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批準,改用現在的名稱,現為第五屆委員會。本屆委員會共有委員103名,聯系的會員主要來自科研單位、大專院校、設計院、鋼結構企業。本專業委員會成立以來,在有關部門及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團結和組織本領域的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者,積極開展工程建設標準化活動,在標準制訂、宣貫培訓、學術交流、咨詢服務等方面,取得了較顯著的成績,為促進本領域工程建設標準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本專業委員會根據工程建設標準化主管部門的要求,組織編制的國家標準有《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參與編制的國家標準有:《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等。主編或歸口管理的工程建設協會標準有:《鋼貨架設計規范》、《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程》、《矩形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拱形波紋鋼屋蓋結構技術規程》、《膜結構技術規程》、《預制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不銹鋼結構技術規范》、《矩形鋼管混凝土節點技術規程》等。接受地方委托,協助編制的地方標準有:湖北省地方標準《低層住宅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程》。其中,《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華夏科學技術二等獎,《不銹鋼結構技術規范》2018年獲得協會舉辦的標準科技創新一等獎。
本專業委員會十分重視標準化學術活動,長期以來,圍繞各類工程建設標準的編制工作,組織開展了學術交流及研討會議,完成了“薄壁型鋼結構體系研究”、“薄壁型鋼受壓桿件局部屈曲與整體屈曲相互影響的研究”、“薄壁型鋼梁局部屈曲與整體屈曲相互影響的研究”、“薄壁型鋼板組穩定性與極限強度的研究”、“冷彎型鋼受力蒙皮抗剪強度和剛度的研究”及“鋼結構防火涂料的研究”、“超薄壁及厚壁冷彎型鋼可靠度研究”、“冷彎型鋼龍骨墻體受力性能研究”、“不銹鋼結構受力性能技術研究”等重大課題的研究工作,其中一項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加強標準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本專業委會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舉行國際技術交流與研討會,2017年本專業委員會成功主辦第一屆全國冷彎型鋼結構學術會議。
在標準的宣貫培訓方面,本專業委員會發揮自身優勢,圍繞冷彎薄壁型鋼結構開展標準的貫徹實施,積極與上級協會合作開展宣貫培訓活動。為推廣冷彎型鋼的應用撰寫論文,并出版了《冷彎薄壁型鋼結構設計手冊》、《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構件》等書。
本專業委員會將繼續堅持以服務為宗旨,積極為主管部門提供工程建設標準化信息和政策建議,為會員企業及標準化工作者提供標準化咨詢服務及相關技術服務。
歷屆委員會的組織機構情況:
第一屆委員會(1991年10月)
主任委員:王修國
副主任委員:沈祖炎、張中權、何保康、張耀春
秘書長:陳雪庭
第二屆委員會(1997年11月)
主任委員:樊小卿
副主任委員:沈祖炎、張中權、何保康、張耀春、陸祖欣、陳雪庭
秘書長:陳雪庭
第三屆委員會(2003年3月)
主任委員:樊小卿
副主任委員:沈祖炎、張中權、何保康、張耀春、陸祖欣、周緒紅、單銀木
秘書長:徐厚軍
第四屆委員會(2007年10月)
主任委員:李霆
副主任委員:沈祖炎、張中權、何保康、張耀春、樊小卿、周緒紅、單銀木、
黃明鑫
秘書長:徐厚軍
第五屆委員會(2017年10月)
主任委員:李霆
副主任委員:周緒紅、郁銀泉、張其林、郝際平、武振宇、童根樹、周德良、許金勇、單銀木
秘書長:徐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