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管道結構專業委員會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管道結構專業委員會(簡稱“中國建設標協管道結構委員會”),英文譯名為:CommitteeofPipelineStructure,ChinaAssociationforEngineeringConstructionStandardization,代號TC-17,是經業務主管部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同意,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批準登記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的專業性分支機構,是由單位和個人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組織,民政部登記號為4058-17。本專業委員會的依托單位是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辦公地址位于北京海淀區西直門北大街32號3號樓(市政總院大廈)(郵編:100082),聯系電話01082216820。
本專業委員會成立于1987年5月,現為第七屆委員會。本屆委員會共有委員42人、顧問委員4人,共計46人,其中新委員10人。委員主要來自在設計、科研、管理、施工等單位。平均年齡45歲;委員會聯系的單位會員34個。本屆委員會的委員在保持高職稱的同時,更加年輕化。
本專業委員會是中國工程建設標化協會最早成立的分支機構之一,自成立以來,一直是積極組織和參與協會活動的重要力量。在各有關部門及依托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團結和組織本領域的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者,積極開展工程建設標準化活動,在標準制訂、宣貫培訓、學術交流、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咨詢服務等方面,取得了較顯著的成績,為促進本領域工程建設標準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工作成果得到了行業和社會各界的贊譽。
本專業委員會根據工程建設標準化主管部門的要求,主持編制國家標準《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50332、《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032、參與編制《城鎮給水排水技術規范》50788等;正在主持編制38本全文強制國家標準之一《市政管道通用規范》。
自中國工程建設標化協會成立以來本委員會系協會內承擔較多標準項目的專業委員會,在標準化法改革之前,管道委員會正式頒布的標準有29項,約占10%,目前承擔了約6%(含在編共60余本)的標準編制工作,系協會內承擔較多標準項目的專業委員會。主要涵蓋了給水管道、排水管道、輸油輸氣管道和燃氣管道中的常用管道,如鋼管道、球墨鑄鐵管道、預應力混凝土管、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道、預制混凝土圓形管道、矩形管道以及各種熱塑性塑料管道(如聚氯乙烯管、聚烯乙管、各種鋼塑復合聚乙烯管等)和熱固性塑料管道(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開展了各類非開挖方式施工的管道工程技術標準以及管道安全評估、管道修復工程技術的系列標準,同時對新材料新產品類型各工程技術標準,如綜合管廊、PE連續纖維增強管、竹纏繞復合管,PVC-0等等管道的工程技術標準也及時開展了編制工作。根據協會標準管理辦法,也開展了產品標準的編制工作?!督o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纏絲預應力混凝土管和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管道結構設計規程》CECS140等五本協會標準,曾分別獲得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
由于管道相關行業一直執行國標+協會標準的模式,多年來管道結構專業委員會的許多標準在工程實踐中被長期、廣泛的應用于市政、水利、水電、農田灌溉等領域,如鋼管、鑄鐵管、混凝土圓管、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水泥砂漿襯里、自承式跨越管道、頂管、修復系列等。
本專業委員會十分重視標準化學術活動,自1987年成立以來,圍繞各類工程建設標準的編制工作,結合每兩年召開的年會,組織了16次全國管道工程技術標準方面的學術交流及研討會議;同時注重經常性的技術交流。自1993年開始,在非年會年,與《特種結構》雜志編輯部共同編輯了管道結構專題交流???,每刊近20~30篇文章。本專業委員會為加強標準化國際交流,于1992年4月在北京舉辦了“管道工程結構技術國際研討會”。參加會議的有中、美、英、日、德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170名代表,其中國外代表57人。大會宣讀和收錄了會議論文集論文107篇。會議期間還舉辦了“管道工程結構技術國際展覽”。
在標準的宣貫培訓方面,本專業委員會發揮自身優勢,圍繞相關標準的貫徹實施,積極組織開展宣貫培訓活動,舉辦了許多項標準規范的的宣貫培訓班。
多年來,本專業委員會積極為委員及會員企業提供標準化咨詢服務,免費提供《工程建設標準化》及《特種結構》雜志。
歷屆委員會的組織機構情況:
第一屆委員會(1987年5月)
主任委員:潘家多
副主任委員:陳國彬、范民權、王承德、劉雨生
秘書長:劉雨生(兼)
第二屆委員會(1992年11月)
主任委員:潘家多
副主任委員:楊基廣、水亞佑、范民權、王承德、劉雨生
秘書長:劉雨生(兼)
第三屆委員會(1998年12月)
主任委員:潘家多
副主任委員:劉雨生、范民權、王承德、沈伯林
秘書長:翟榮申
第四屆委員會(2004年12月)
主任委員:劉雨生
副主任委員:葉清正、蘇發懷、陳家興、宋奇叵、范民權、薛曉榮
秘書長:翟榮申
第五屆委員會(2008年11月)
主任委員:劉雨生
副主任委員:蘇發懷、宋奇叵、李世龍、杜學智、范民權、薛曉榮
秘書長:宋奇叵(兼)
第六屆委員會(2012年9月)
主任委員:宋奇叵
副主任委員:徐震、樊錦仁、楊濤、陳重、劉鴻鳴、李世龍
秘書長:代春生
第七屆委員會(2016年8月)
主任委員:宋奇叵
副主任委員:徐震、樊錦仁、楊濤、陳重、劉鴻鳴、闕小平
秘書長:代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