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濕陷性黃土專業委員會簡介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濕陷性黃土專業委員會(簡稱“中國建設標協濕陷性黃土委員會”),代號TCXX。英文譯名:branch of Committee On Collapsible Soils, China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代碼TC-12。是經業務主管部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同意、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批準登記后設立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的專業性分支機構,是由單位和個人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組織,民政部登記號為4058-12。本專業委員會依托單位是陜西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辦公地址設在陜西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內(西安市環城西路272號,郵編:710082)。
本專業委員會成立于1986年,現為第五屆委員會。本屆委員會共有委員64名,委員主要來自我國黃土地區從事工程建設的研究、勘察、設計、高校、施工、管理單位。自本專業委員會成立以來,在各有關部門及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團結和組織本領域的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者,積極開展工程建設標準化活動,在標準制訂、宣貫培訓、學術交流、咨詢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為促進本領域工程建設標準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本專業委員會根據工程建設標準主管部門的要求,組織編制的國家標準有《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參與編制的國家標準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參與編制的行業標準有《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主編的地方標準有《擠密樁法處理地基技術規程》(DBJ61-2)、《強夯法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技術規程》(DBJ61-9),編制管理的協會標準有《氫氧化鈉(堿)溶液加固濕陷性黃土地基技術規程》(CECS68:94)等。
本專業委員會十分重視標準化學術活動,長期以來,圍繞各類工程建設標準的編制工作,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及研討會議,完成多項濕陷性黃土重大課題的研究工作,獲得過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1)、建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陜西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1989)、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989)、國家科技委員會三等獎(1993)、華夏科技進步三等獎(2004)等獎項。為加強標準化國際交流與合作,經協會及有關部門批準,舉辦了黃土微觀研究國際交流與研討會。
在標準的宣貫培訓方面,本專業委員會發揮自身優勢,圍繞相關標準的貫徹實施,積極組織開展宣貫培訓活動,舉辦了《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90、2004)、《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擠密樁法處理地基技術規程》(DBJ61-2-2006)、《強夯法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技術規程》(DBJ61-9-2008)、《濕陷性黃土地區基坑安全技術規范》等標準的培訓。
本專業委員會堅持以服務為宗旨,積極為主管部門提供工程建設標準化信息和政策建議,如寧夏某縣整體搬遷的地基處理問題、陜西渭北地區丙類建筑地基處理問題等標準化咨詢服務。
歷屆委員會組織機構情況
第一屆委員會組織機構(1986年成立)
主任委員:梁建智
副主任委員:羅宇生 方正昌 林在貫
秘書長:羅宇生(兼)
第二屆委員會組織機構(1991年成立)
主任委員:梁建智
副主任委員:羅宇生 方正昌 林在貫
秘書長:羅宇生(兼)
第三屆委員會組織機構(1996年成立)
主任委員:羅宇生
副主任委員:張昌敘 汪國烈
秘書長:費鴻慶
第四屆委員會組織機構(2001年成立
)
主任委員:羅宇生
副主任委員:張昌敘 汪國烈
秘書長:費鴻慶
第五屆委員會組織機構(2005年成立)
主任委員:高宗祺
副主任委員:汪國烈 白曉紅 張煒
秘書長:朱武衛
第六屆委員會組織機構(2010年成立)
主任委員:高宗祺
副主任委員:汪國烈 白曉紅 張煒
秘書長:朱武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