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標準國際化交流合作
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
——在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論壇上的致辭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一級巡視員王瑋
尊敬的張曉剛主席,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大師,尊敬的楊綠峰廳長、樊晟副廳長,各位專家,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相聚在美麗的南寧,隆重召開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論壇。首先,我謹代表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對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各位嘉賓、各位代表表示誠摯歡迎!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指出,要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深化標準化交流合作,積極推進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標準領域的對接合作。本次大會以深化標準國際化交流合作,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為主題,邀請行業多位院士和知名專家進行高端對話和學術交流,深入探討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新路徑,共謀國際標準化交流合作新前景,交流分享標準發展的豐碩成果。相信論壇的成功舉辦,對于深入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和《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加強共建“一帶一路”標準聯通,加快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進程,推動國內國際標準化協同發展,將發揮具有積極重要作用。再過幾天,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也將在這里隆重舉辦,屆時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將出席論壇,同期還將舉辦中國—東盟國家建設部長圓桌會議。在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前夕,我們召開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論壇,對于加強中國—東盟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交流合作,也將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標準是經濟全球化時代最重要、最被認可“通用語言”,標準與政策、規則三位一體的軟聯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和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都將標準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的地位提升到與政策、制度、規則并列的新高度。工程建設領域是高質量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點,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是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加快中國企業“走出去”,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抓手。好標準的核心是要擁有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好標準的應用既要有與國際接納融合的形式和內容,同時還要通過投資、設計、咨詢接入到具體的工程項目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政策指引下,近幾年來,工程建設標準化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標準國際化工作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一是強制性工程規范體系已基本確立,城建、建工領域的38本規范,以及各部門的160余本規范,共同構成了國家層面的工程建設強制性規范體系。二是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系列研究、標準國際化國內試點、工程建設標準海外應用、標準國際化交流合作,以及牽頭編制國際標準、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技術機構等工作,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實現了重要突破。
當前,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要求和新挑戰,國內外發展環境面臨復雜深刻變化,需要我們積極應對,加強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深入分析比較我國工程建設標準的優勢與不足,曉剛主席曾建議我們在國際工程領域和智能建造方面鞏固和發揮中國優勢。在不足方面要找準切口,尋求突破。這些突破包括:一是進一步建立完善與國際接軌的新型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從根本上提高中國工程建設標準的國際化程度,努力實現中外標準體系相互兼容。二是積極加強與東盟國家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政策、規則和標準“三位一體”的軟聯通,促進標準化發展戰略和行動計劃對接,不斷建立和完善標準化合作機制,持續深化標準合作,推動標準信息互換、能力互助和標準互認。三是統籌和優化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政府部門發揮組織協調作用,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協會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高校、科研機構發揮技術支撐作用,加快建立標準國際化產學研協同、產業鏈協同、國際國內協同以及資金、技術、產品、項目協同機制。四是建立標準化人才的培訓激勵機制,加強復合型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熟悉和掌握國際標準規則,專業權威、外語熟練的復合型、領軍性人才,吸引更多專家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標準國際化研究、對外宣傳推廣、國際標準化咨詢等工作。五是充分發揮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的橋梁紐帶、標桿示范和先行先試作用,加強與發達國家標準化組織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標準化組織之間的交流合作,通過合作編制標準、共同舉辦活動等,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提高對外合作水平,努力將協會打造具有國際組織力量和影響力的團體標準制定組織。
最后,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