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標準國際化交流合作 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論壇在邕隆重舉辦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論壇于9月10日在廣西南寧隆重舉辦。此次論壇旨在打造高水平、高效率、高規格的標準國際化學術交流平臺,共設置開幕式、主旨報告、院士論壇、高端對話等四大板塊,圍繞“深化標準國際化交流合作,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這一主題,邀請相關政府主管部門領導發表重要講話,邀請多位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以及業內知名權威專家進行高端對話和學術交流,深入探討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新路徑,共謀標準國際化交流合作新前景,交流分享標準發展的豐碩成果,為即將召開的中國—東盟建設部長圓桌會議預熱。
出席此次論壇的有關領導和嘉賓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建設部原副部長黃衛,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張曉剛,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教授周緒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肖緒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國機集團首席科學家徐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呂西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建集團首席科學家張宗亮,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一級巡視員王瑋,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楊綠峰,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常務副會長、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原一級巡視員鄭超,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樊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副所長李大偉,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理事長、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俊,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孫英,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監事長、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郁銀泉,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張志新、王國華、毛志兵、張勁泉、張辰、曾濱、王德華、楊仕超、鹿勤等。出席會議的還有我國工程建設標準化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有關行業和地方工程建設標準化主管機構領導,協會各常務理事、理事,協會各分支機構代表,2023標準科技創新獎獲獎代表,以及其他有關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共計300余位嘉賓現場出席了會議。大會同時以線上方式進行視頻直播。
在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建設部原副部長黃衛作重要講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一級巡視員王瑋,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楊綠峰,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理事長王俊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建設部原副部長 黃衛
黃衛對此次大會的重要意義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在舉國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受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及國家有關部門委托,在廣西南寧市舉行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論壇,同時召開2023年學術大會暨標準科技創新獎頒獎典禮,邀請各位領導和專家共商我國工程建設標準化改革創新發展大計,十分及時,非常必要,也很有意義。《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明確提出,要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以科技創新提升標準水平。標準科技創新是推動工程建設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引領作用。此次大會以“深化標準國際化交流合作,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為主題,展現了為標準科技創新謀劃全局的全球視野。借此機會,熱烈祝賀大會的順利召開,向廣大科技和標準化工作者致以親切問候,向榮獲標準科技創新獎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
黃衛強調:科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標準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科技和標準化工作關系密切、意義重大。他說:作為一名科技和管理工作者,我曾長期在科學研究和工程建設領域工作,對科技和標準化工作有著很深的感情、切身的經歷和深刻的體會,建設部歷任領導同志都非常重視標準化工作。我到建設部工作的時候,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同志與我談話時說:“你要非常地重視標準,建設部,一個是標準,一個是建筑市場,第三個是規劃,這是三項最重要的工作。”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未來,標準的引領和先行使命更加突出,標準化與科技創新關系愈發緊密互動。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新任務、新挑戰,我們應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核心地位,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深化標準化改革創新,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
黃衛強調了團體標準的重要地位,并充分肯定了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在團體標準工作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近年來,團體標準已上升到國家標準化戰略層面,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更多參與。《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將團體標準定位為“原創性、高質量的標準”,足以說明黨和國家對團體標準這一新型市場標準的高度重視。他深情地說,我在建設部工作期間,曾長期分管標準定額工作。建設部歷任領導同志,包括原國家計委、國家建委歷任領導同志,都高度重視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對協會團體標準化工作給予了許多關懷和指導,出臺了一系列指導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團體標準發展和推廣實施的政策和規定,使協會的團體標準化工作先行先試了30多年,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取得了許多開創性成果。與其他領域相比,工程建設領域的團體標準歷史悠久,走在全國前列。
黃衛指出,要充分發揮團體標準,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型標準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協會作為我國團體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標桿和示范單位,應切實肩負起黨和政府聯系標準化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職責,有效集思、匯智聚力,不忘初心、銘記傳統,緊密圍繞“四個面向”,緊跟科技創新前沿步伐,深入實施標準化綱要,朝著國際性專業標準制定組織目標不斷邁進。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一級巡視員 王瑋
王瑋在致辭中指出,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對于深入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和《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加強共建“一帶一路”標準聯通,加快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進程,推動國內國際標準化協同發展,將發揮積極重要作用。在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前夕召開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論壇,對于加強中國—東盟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交流合作,也將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王瑋介紹了近年來工程建設標準化改革及標準國際化工作取得的重要進展,并從新型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建設、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三位一體”軟聯通、充分發揮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橋梁紐帶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意見和建議。
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 楊綠峰
楊綠峰在致辭中介紹了廣西在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推進標準國際化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就加強中國和東盟各國工程建設標準化交流合作,進一步擴大中國工程建設標準的國際影響力提出了三方面意見:一是依托區位優勢,探索建立中國—東盟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交流合作平臺;二是依托平臺優勢,探索中國與東盟各國工程建設標準化的互認機制;三是依托創新優勢,探索中國—東盟區域標準化合作工作機制。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理事長 王俊
王俊代表協會向出席大會的領導、專家、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希望本次論壇能為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加快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進程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為進一步推動國內國際標準化協同發展,加強共建“一帶一路”標準聯通,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助力。

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 張曉剛
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張曉剛作了題為《標準制度型開放促進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的主旨報告。張曉剛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一項非常重要的議題“標準的制度型開放”,意味著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層次轉化,同時開放內容發生變化,由過去以要素型開放為主轉向了制度型開放。這也說明標準制度型開放將作為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張曉剛深入分析了中國標準制度型開放的路徑和方式。他指出,中國標準要實現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對內開放要實現標準雙軌制;對外開放可分成三種類型:一是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二是中國標準向全球最先進標準的升級,三是推動中國最先進標準的國際化。中國政府和最優秀的企業,要把過去改革開放40多年來,經過實踐檢驗、證明的最先進的政府管理、社會治理、企業管理、市場管理模式,通過標準化和標準國際化的方式貢獻給世界和全人類。
在院士論壇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教授周緒紅以《智能建造關鍵技術研究進展》為題作專題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機集團首席科學家徐建作了題為《創新驅動——標準引領——突破振動控制難題》的主題報告,分享“標準科技創新,建設質量強國”的高端視野和前沿技術動態。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辰,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曾濱主持了院士論壇。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教授 周緒紅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機集團首席科學家 徐建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原總工程師毛志兵主持了高端對話,與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常務副會長、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原一級巡視員鄭超,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孫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清勤,中國電建集團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常務副院長易躍春,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同億等專家,圍繞“工程建設標準引領中國建筑企業‘走出去’”這一主題,展開了熱烈研討和深層次對話,并結合工作實踐從多角度、不同視野提出意見和建議。
在高端沙龍環節,廣西大學校長韓林海、長安大學校長沙愛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副所長李大偉、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技術標準所原所長倪光斌、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存東、建研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冷發光,以“致敬標準化工作者,弘揚科學家精神”為主題,圍繞標準科技創新、標準國際化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秘書長蔡成軍主持沙龍。
會議還同期召開了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學術大會暨標準科技創新獎頒獎典禮。

標準科技創新獎頒獎典禮
2023年度標準科技創新獎共評選出項目獎68項、卓越貢獻獎8家、人才獎82名。其中,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張曉剛,中國工程院院士呂西林、張宗亮,以及王立軍、王翠坤、李存東、楊啟貴、張春生、鄭建國、李大偉、宋義仲、楊仕超、韓林海、沙愛民等共14位專家榮獲“標準大師”稱號;馬小蕾等42位專家榮獲“領軍人才”稱號;王永海等26位專家榮獲“優秀青年人才”稱號。《建筑振動荷載標準》GB/T 51228-2017等68項標準榮獲項目獎;國機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榮獲卓越貢獻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建設部原副部長黃衛,為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張曉剛,中國工程院院士呂西林、張宗亮,以及王立軍、王翠坤、李存東、楊啟貴、張春生、鄭建國、李大偉、宋義仲、楊仕超、韓林海、沙愛民等14位標準大師頒獎, 并為項目獎一等獎第一主要完成人徐建院士、肖緒文院士頒發了獎牌,表彰他們在標準化工作中的杰出貢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一級巡視員王瑋、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理事長王俊以及協會副理事長張志新、王國華等陪同頒獎。

黃衛部長、王瑋司領導等為張曉剛原主席、呂西林院士、張宗亮院士頒獎

黃衛部長、王瑋司領導為標準科技創新獎標準大師頒獎

黃衛部長、王瑋司領導等為徐建院士、肖緒文院士頒獎
楊綠峰、樊晟、鄭超、孫英等領導為標準科技創新獎項目獎一等獎頒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呂西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建集團首席科學家張宗亮,作為獲獎代表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感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 呂西林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建集團首席科學家 張宗亮
大會還舉行了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學術大會會旗交接儀式,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樊晟代表2024年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學術大會暨標準科技創新獎頒獎典禮承辦方致辭。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學術大會會旗交接儀式

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樊晟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本次論壇規格、學術水平非常高,主題高端、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緊扣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這一新時代背景下的新形勢,從高端視野、多角度、多層次展開研討與交流;論壇在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及中國—東盟建設部長圓桌會議舉辦前夕召開,天時、地利、人合三者兼備,對于加強中國—東盟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交流合作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此次論壇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和國家有關部門聯合主辦,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承辦,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標準化杰出貢獻獎勵基金會等單位協辦。
識別二維碼,觀看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