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科技創新獎”獲獎代表座談會圓滿舉辦(一)
群英聚會共話標準碩果潤行業 專家論?壇共商協會發展謀計策
之一
12月10日,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在京召開“2022年度標準科技創新獎”獲獎專家領導座談會。來自2022年度“標準科技創新獎”人才獎獲獎人員、標準項目獎、卓越貢獻獎獲獎代表,協會部分分支機構有關負責人等130余人以騰訊會議線上線下方式參加座談。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志新、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秘書長王國華、副秘書長蔡成軍及協會秘書處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秘書長張弛主持。

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志新
張志新副理事長在致辭中,代表協會向出席會議的各位專家領導表示熱烈歡迎,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協會工作給予的關心支持和幫助,向“標準科技創新獎”獲得者表示衷心的祝賀。
張志新副理事長指出,“標準科技創新獎”是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經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批準設立的。評獎工作得到了科技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地區標準化行政機構以及社會各界的多方面關心支持和指導。獎項的設立符合新時代黨和國家決策部署,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會議上作的報告中指出的“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堅持科技自立自強,人才自主培養”等指示要求。“標準科技創新獎”人才獎的標準大師、標準領軍人才、標準優秀青年人才獎稱號,非常符合二十大報告提出的要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的大師、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等精神要求。
張志新副理事長強調,協會的標準化工作可以用“四個新”和“三個最”來代表。近幾年來,協會標準化工作呈現四個特點和發展趨勢。一是協會標準近五年來持續高速增長,標準立項計劃和批準發布數量逐年創歷史新高;二是標準整體質量水平不斷提高,標準體系基本實現全域覆蓋;三是標準推廣實施應用效果十分顯著,得到各有關方廣泛采用;四是標準國際化工作初見成效,國際國內協同推進。協會標準經過近40年的改革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我國工程建設標準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發揮了積極作用。
張志新副理事長指出,長期以來,協會的業務范圍和工作職能傳承接受了原國家建委、國家計委和建設部授予的職責范圍,致力于服務工程建設各行各業。協會的職責和使命是,牢記部委重托,履職標準使命。協會工作的目標和愿景是做大做強做精做優協會標準,做工程建設團體標準的領跑者和領軍者,以永遠在路上的精神,創新發展協會的標準化工作。協會的核心價值觀是,大工程、大建設,大團結、大聯合,大服務、大平臺,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行業、服務廣大會員和標準化工作者。

協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秘書長王國華
王國華副理事長宣讀了《 關于2022年度標準科技創新獎授獎的決定》。2022年度“標準科技創新獎”經過各方推薦申報、形式審查、專家初評、項目現場答辯、評審委員會投票和最終審定、結果公示等程序,共評選“標準科技創新獎”項目獎68項、卓越貢獻獎10家單位、人才獎58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張建民,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王凱、李顏強、張瑞龍、婁宇、徐偉以及黃小坤共8人榮獲“標準大師”稱號,王星照等31位同志榮獲“領軍人才”稱號,王國光等19位同志榮獲“優秀青年人才”稱號。《工程隔振設計標準》GB50463—2019、
Requiremen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medical facilities、《大遺址保護規劃規范》WW/Z0072—2015、《鐵路隧道設計規范》TB10003—GB2016、《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11/891—2020、《綠色住區標準》T/CECS377—2018等68項標準榮獲“標準科技創新獎”標準項目獎。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等10家單位標準科技創新獎卓越貢獻獎。

協會副秘書長蔡成軍
蔡成軍副秘書長全面介紹了協會標準化工作的整體情況。近幾年來,協會重點圍繞研究建立協會標準全域體系、加強協會“雙碳”標準工作、積極組織編制抗疫系列標準、不斷加強協會標準制度建設、積極推進協會標準信息化數字化、努力加強協會標準政府采信和實施應用、強化標準化基礎理論研究和學術專著編纂出版、積極探索協會標準國際化等八個方面的重點,不斷深化協會標準改革創新,努力提高協會標準化工作水平。面對新時代、新任務,協會將認真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堅持高質化、體系化、數字化、國際化發展方向,更加注重協會標準發展的頂層設計,更加注重協會標準體系的結構優化、更加注重協會標準的質量效益。同時,著力加強科技與標準互動發展,堅持“四個面向”,加快建立協會標準全域體系,加大“專精特新”和“急難險重”標準制定力度,不斷完善“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各相關方共同參與”的協會標準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團體標準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和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型標準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朝著國際性專業標準制定組織目標不斷邁進。
會上,播放了《致敬標準大師 弘揚工匠精神》專題視頻片。該片以徐建院士、周福霖院士,黃錫璆、郁銀泉、張勁泉、張辰、張大群、姜文源等十幾位標準大師、標準領軍人才和標準優秀青年人才積極獻身標準化事業的感人事跡和卓越貢獻為主線,通過深度宣傳和廣泛報道,禮贊和頌揚新時代標準化工作者“胸懷家國、永攀險峰,愛崗敬業、刻苦鉆研,堅韌執著、傳承創新”的崇高品格和工匠精神。
在座談交流環節,獲得2022年度“標準科技創新獎”人才獎、項目獎和卓越貢獻獎的10多位代表與大家廣泛交流分享了各自相關領域和行業標準化工作經驗和體會。
會上,通報了關于“標準科技創新獎”宣傳報道工作的活動安排。一是面向2022年“標準科技創新獎”獲獎項目和人才,開展“我與標準化工作的情與緣”的專題征文。二是面向廣大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者,開展“學習貫徹二十大 踔厲奮發新征程”的主題征文活動。
各參會代表一致認為,本次會議是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重要時間節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未來幾年,無論是整個行業還是標準化工作都面臨著大發展、大變革的重大歷史機遇,協會工作也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大家紛紛表示,今后要在協會的帶領下,團結協作,發揮榜樣力量,永葆標準化工作者的優秀品質和工匠精神,開拓進取、改革創新,充分發揮標準對促進轉型升級、引領創新發展的支撐作用,推動工程建設領域科技進步和高質量發展。

協會副秘書長張弛主持會議
(后續報道見之二、之三、之四,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