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由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和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巾幗女杰話標準”活動舉行,各位“女中豪杰”紛紛講述了各自的標準化故事,分享了經驗心得,我們將她們的“高招”在這里與大家共享,敬請關注。
張惠鋒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城鄉建設工程標準處副處長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城鄉建設是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一個重要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城鄉建設領域節能減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住房城鄉建設部領導提出了工程建設標準為推動實現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保障的工作要求,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圍繞今天主題“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工程建設標準化為抓手,助力實現建筑業‘雙碳’目標。”作為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者,我談談幾點不成熟的體會,請大家不吝賜教。
一、構建協調、高效的新型工程建設標準化體制,支撐城鄉建設綠色發展。
去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兩個重要文件,《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提升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質量”。《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要求轉變“大量建設、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建設方式,推動城鄉建設綠色轉型。我們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決策部署,不斷深化工程建設標準化改革,加快建立以強制性工程規范為核心,推薦性技術標準和團體標準相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發揮推薦性標準對強制性規范支撐作用,用好團體標準快、新的優勢,各類標準規范各盡其責、協調配套,既適度穩定、技術方向可預期,又不斷推進行業技術進步,提高行業總體水平和效率,筑牢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基礎和底線要求,引領綠色發展方向。
二、建立科技創新轉化標準機制,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建立科學有效的科技轉化標準的審核機制,打通科技轉化為標準最后一公里,使綠色、低碳技術及時納入標準。建筑全過程能源消耗占全國總量的比例達到46.5%,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占全社會40%,建筑垃圾年排放達20多億噸,為整個城市固體廢棄物總量的40%。急需我們推動高質量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盡快將綠色建筑、綠色建造、裝配式建筑等低碳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標準,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發展零碳建筑。圍繞綠色低碳發展,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標準的配套,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提高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推動城鄉建設領域碳減排。
三、落實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綠色低碳要求,以標準助力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
推動城市綠色低碳建設。優化城市結構和布局,推動組團式發展,加強生態廊道建設,建設綠色低碳社區。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加快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優化城市建設用能結構,推進綠色低碳建造。經研究標準對碳達峰、碳中和的貢獻權重比較高,我們將持續完善綠色標準體系,加快更新建筑節能、市政基礎設施等標準,提高節能降碳要求。我們還將研究建立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碳中和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評價標準,完善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
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布局、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統籌穩增長和調結構,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通過完善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達峰工作,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