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物鑒定與加固專業委員會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全國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改造第十五屆學術交流會議”在張家口盛大開幕。會議旨在交流我國在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改造領域的新成果、新經驗和科研新動態,進一步推動本領域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的發展。來自全國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改造領域相關標準化機構、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生產企業的領導、專家和學者參加了會議。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秘書長王國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聶建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岳清瑞,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德華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并講話。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秘書長王國華講話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秘書長王國華在講話中指出,協會建筑物鑒定與加固專業委員會是協會成立較早的分支機構之一。自1990年成立以來,在依托單位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委員單位和專家的積極參與和協助下,以建筑物鑒定、加固與改造技術為核心,積極開展各類工程建設標準化活動,為促進本領域工程建設標準化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特別是每兩年舉辦一屆的全國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改造學術交流會,自舉辦以來深受界內同仁的認可和歡迎,成為協會和專委會工作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王國華表示,全國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改造學術交流會議為大家搭建了一個共同見證本行業技術發展成果,交流行業寶貴經驗,探討本領域發展動態,展望領域前沿方向的平臺。他希望通過此次學術交流大會,廣納真知灼見,廣交學術人才,廣聚學術資源,為未來的學術研究和國際合作尋求新思維,拓展新路徑!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德華致辭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德華介紹,隨著我國城市發展由“增量擴張”邁向“存量優化”的變革期,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與城市更新成為新時代背景下建筑業的“主戰場”,建筑物鑒定與加固專業委員會的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要從堅持以安全為底線、以標準為引領、以創新為驅動三方面著力,為推動城市更新的有序進行、助力建筑業的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聶建國作特邀主題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聶建國作了題為“裝配式結構的創新與實踐”的特邀主題報告。報告主要從裝配式結構值得關注的問題,裝配式結構的創新技術兩個方面進行了分享,提出了高性能,長壽命,低消耗,低排放,合理成本的發展目標。聶建國院士長期從事鋼混凝
土組合結構的研究與推廣應用,發展了組合結構設計計算理論和設計方法,拓寬了組合結構的工程應用領域,為實現組合結構體系層面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原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物鑒定與加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岳清瑞作特邀主題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原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物鑒定與加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岳清瑞,作了題為“建筑與基礎設施全壽命周期診治”特邀主題報告。報告主要從韌性城市與工程安全、建筑與基礎設施全壽命周期工程診治、工程診治的創新這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岳清瑞院士從韌性城市建設面臨的問題和城市管理的角度出發,結合賽格廣場的案例,重點介紹了工程診斷新技術的應用,同時介紹了智能診斷的技術,提出天—空—地一體化的監測與預警的理念,從尺度、功能、行業、多學科四個維度提出了工程診治的創作發展方向。
本次學術大會,邀請院士、知名專家和學者聶建國、岳清瑞、王德華、顧祥林4人作了特邀主題報告,來自全國建筑物鑒定與加固領域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有關企業的領導和專家23人作了專題報告,圍繞工程結構加固改造國內外最新動態、工程結構檢測技術及檢測方法、加固改造新技術和新材料研究應用等展開。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線下參會人員300余人,線上觀看人數高達1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