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百年征程波瀾壯闊 , 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標準化事業從起步探索期、開放發展期到全面提升期,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就。工程建設標準化事業亦取得質的飛躍,工程建設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在工程建設鑄就大國輝煌的偉大征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支撐引領作用。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鑄就偉大夢想。在工程建設標準化事業波瀾壯闊、一路向前的改革發展進程中,一代又一代標準化工作者,不忘初心、追求卓越,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發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改革創新、勇于擔當的職業情操和工匠精神,在推動國家強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標準化工作更加重視,把標準化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來統籌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中國將積極實施標準化戰略,以標準助力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2015 年,國務院發布《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開啟了標準化改革的大幕。2016 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吹響了工程建設標準化改革發展的號角,部署了工程建設標準化改革的七項重點任務,并率先研究建立全文強制性工程規范體系,推動有中國特色技術法規體系的建立。2018 年,新修訂的《標準化法》,賦予了團體標準法律地位,為工程建設標準化進一步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斷前進的動力。新型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推動工程建設標準供給由政府單一渠道向政府與市場“雙輪驅動”轉變,標準制定由注重標準數量向提高標準質量轉變,標準應用由本土化向國際化轉變。截至 2021 年 6月底,中國現行工程建設標準已超過 10000 項,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批準發布團體標準超過 1000 項,外文版中國工程建設標準數量近 1000 項,有力支撐了科技成果產業化、市場化,一大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在建設工程中得到推廣應用。在城鄉建設、交通、水利、電力、信息、農業和醫藥衛生等 30 多個領域,為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撐,為工程建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凸顯。
加強標準化工作,實施標準化戰略,對經濟社會發展作用重大、意義深遠。工程建設標準在確保工程質量安全,保障改善民生、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人身健康,支撐城鄉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與合理利用能源資源,促進工程品質提升、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改革持續推進,構建以全文強制性工程規范為核心、推薦性標準和團體標準為配套的新型工程建設標準體系正在形成。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標準科技創新,加強“新城建”、裝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海綿城市、鄉村振興、“雙碳”行動等重點領域標準制定與體系建設,每年制訂修訂標準超過 200 項,批準發布標準超過 100 項。全文強制性工程規范制定取得重大進展,已批準發布 20 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全文強制性工程規范。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為代表的學協會積極推動團體標準發展,團體標準制定數量和發布數量呈“井噴”態勢,適應了市場需求,為我國工程建設高質量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奮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在建黨 100 周年之際,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不忘初心使命,再接再厲,持續深入推進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改革,不斷完善國際化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來源:《工程建設標準化》202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