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衛:加強標準科技創新 推動質量強國建設
作者:admin 單位: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
編者按:在協會成立40周年之際,中國工程院院士、住房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科技部副部長黃衛專門撰文以示祝賀,現將全文刊登出來,以饗讀者。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也喜迎40周年華誕。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全黨全國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我國進入了以實現四個現代化為中心任務的新的歷史時期。1979年3月,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召開。為了貫徹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精神,經原國家建委黨組批準,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原名稱: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委員會)于1979年10月正式成立。40年來,標準化協會作為國家改革開放事業的同行者、見證者和親歷者、實踐者,伴隨著國家工程建設事業一起走過了與時俱進、全面發展的40年,成果豐碩、成績斐然。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以政府為主導制定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工程建設標準達7000多項,成為國家宏觀調控、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應對貿易技術壁壘的重要手段。這些標準規范作為工程建設活動參與各方的行動準則,為促進建設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標準化協會作為我國工程建設領域唯一的全國性專業標準化組織,作為我國最早開展團體標準制定工作的社會團體,自1988年發布首部協會標準至今,累計發布實施了600多項協會標準,成為國家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的重要補充和發展,在工程建設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推廣使用,解決工程建設應急問題,推動工程建設領域的前瞻性、先導性技術發展,促進科技成果標準化、市場化、產業化應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標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制度,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規制手段和國際經貿往來和產能合作的通行證,被視為世界通用語言。黨的十八大以來,標準化工作越來越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中發[2017]24號)強調:要突破質量提升瓶頸,改革標準供給體系,加快培育發展團體標準,開展重點行業國內外標準比對,建立健全技術、專利、標準協同機制。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科技工作和標準化工作必須緊跟時代腳步,不斷創新發展。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論斷。新時代對標準科技創新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事關國家全局發展的核心,是打造先發優勢的重要手段,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根本支撐。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促進高質量發展,必須更好地發揮創新引領作用。標準是科技創新發展的引領和推動力量,是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標準化工作作為國家質量技術基礎(NQI)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科技強國與質量強國戰略實施等方面發揮著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應切實加強標準化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技術標準與科技創新互動支撐發展機制,充分發揮標準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橋梁與紐帶作用,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新時代,中國標準化事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標準化工作也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面臨產業變革,新技術、新產業快速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形成,全體標準化工作者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圍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標準化需求,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戰略引領和改革創新,堅持科技創新與標準創新互動支撐、協同推進,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支撐引領質量提升為著力點,開啟全面標準化建設新征程。
新時代、新使命,新起點、新征程。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作為在國內外標準化領域有重要影響的標準化專業組織,在推動中國標準事業和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不忘初心、銘記傳統,倍加珍惜榮譽,切實擔當使命,砥礪前行,創新發展,努力把標準化協會打造成高質量發展的技術標準創新孵化平臺、國際標準培育平臺、標準全鏈條服務平臺、標準化品牌發展平臺。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明確新時代協會工作的使命、責任和定位,不斷提升協會的組織力、凝聚力、創新力、影響力,增強對工程建設標準化科技工作者、從業者的政治引領和政治示范,團結和引領廣大標準化工作者和行業企業,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更好地發揮好標準化知識普及和推廣作用,更好地發揮好政府與市場的橋梁紐帶作用,在標準化戰略的制定和實施中當好生力軍,在標準化改革創新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貢獻。
二是做強做大做優協會標準。要圍繞國家建立以強制性國家標準、公益性推薦性標準、市場性團體標準為主要內容的新型標準體系,加快建立支撐建設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協會標準體系。要更好地發揮標準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引領性作用,更好地發揮團體標準對政府標準的銜接、協調和配套作用,更加注重支撐高質量發展。
三是堅持標準化創新發展。加強科技創新與技術標準互動支撐,以創新為主線,更加注重協會標準發展的頂層設計,更加注重協會標準體系的結構優化、更加注重協會標準的質量效益,全面謀劃、創新協會標準制訂工作模式、制度、機制,加快支撐綠色、可持續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智慧城市、數字社會等相關領域標準制定。加強標準宣傳推廣和實施力度,更加注重標準實施所取得的社會效益、質量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充分發揮“標準科技創新獎”的在激勵自主創新中的積極作用,為充分調動標準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引導和推動標準化領域的科技創新,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支撐科技強國和質量強國注入正能量。
來源:《工程建設標準化》2019年第11期
四是堅持國際視野,打造中國品牌。要更好地發揮協會在推進團體標準發展的示范引領和國際化先行先試作用。在經濟全球化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大背景下,要堅持國際視野、高點站位,樹立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在創新、轉型領域不斷推進標準化探索,引領工程建設領域團體標準發展整體水平提升,推動中國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接,提升產品、工程和服務品質,幫助整個行業更加有效地融入全球化發展中,服務科技強國、制造強國、建造強國建設,向世界展示中國標準、中國制造和建造,樹立中國品牌的形象。
祝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事業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祝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向世界一流標準化團體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