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5日,由廣州大學主編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屈曲約束支撐應用技術規程》(以下簡稱《規程》)以線上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審查會。會議由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振動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石誠主持,國家建筑材料工業標準定額總站站長施敬林教授級高工代表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對協會近期工作動態做了簡要介紹,并對審查工作中的重點事項提出了要求。會議成立了以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丁潔民教授為組長,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程紹革研究員為副組長的7人審查專家組。
屈曲約束支撐是一種在拉力和壓力作用下只屈服而不屈曲的新型構件,具有良好的滯回耗能性能。在結構中既可將其作為消能阻尼器使用,也可作為受壓性能改良的支撐使用。不但可用于新建建筑、橋梁結構及裝配式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提升,還可用于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改造。屈曲約束支撐技術的應用,將大幅提高我國工程結構的抗震能力,提高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
主編單位代表詳細匯報了《規程》的編制背景、主要工作、基本內容和編制重點。專家組首先對《規程》的整體框架和邏輯進行討論和審查,然后逐章逐節逐條進行審查。審查專家組認為,《規程》在編制過程中進行了廣泛調研、專題理論與試驗研究,借鑒了國內外相關標準和工程實踐經驗,技術內容完整、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與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相協調,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審查委員一致認為《規程》的編制對屈曲約束支撐設計與制作,以及采用屈曲約束支撐技術的建筑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及維護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送審稿通過審查。
《屈曲約束支撐應用技術規程》編制組/廣州大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