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由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主編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建設工程基于無人機搭載平臺檢測通用技術標準》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深圳順利召開。重慶大學原校長周緒紅院士、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岳清瑞院士、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CECS)副秘書長張弛、深圳市住建局調研員戴運祥、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深圳市建設科技促進中心主任岑巖,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常正非,以及來自高校、企業的編制組成員共計40余人出席了此次會議。

該標準由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與深圳市前海公共安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聯合包括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珠海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測站等國內相關高校與企業參與編寫。會議由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主持。岳清瑞院士代表主編單位致辭,介紹了基于無人機檢測通用技術在建設工程領域的重要意義,并勉勵各參編單位要齊心協力、博采眾長,全面、高效地完成該標準編制工作;周緒紅院士以顧問專家名義發言,表示當前基于無人機檢測的技術發展迅速,各行各業均開展了探索性應用,但相關的標準編制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該標準編制意義重大,能夠規范引領基于無人機檢測技術的健康持續發展;戴運祥表示,深圳市住建局高度重視標準編制工作,希望編制組能夠編制出高質量、高水準的標準;張弛表示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將會為編制組提供全力的幫助;CECS專委會副秘書長王紫瀟宣讀編制組成員名單,并宣告編制組正式成立。
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深圳)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罡代表主編單位主持討論了標準的編制工作大綱,包括任務來源、技術背景及標準編制原則、標準章節編排及主要內容、技術難點、參考資料、補充研究工作、分工草案和進度計劃等。與會專家代表從各自專業角度出發,就編制大綱展開了積極而富有建設性的探討。

無人機檢測通用技術標準主要適用于建設工程領域,包括橋梁、隧道、房屋建筑、道路和各類構筑物等,以及特殊作業環境檢測,預計將于2021年完成編制。該標準將規范無人機飛行平臺與搭載檢測設備的軟硬件要求、檢測應用場景以及檢測作業流程、檢測方式等,大力推動基于無人機搭載平臺檢測技術在我國建設工程領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