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土木工其中重要的一項,砌筑工程一直受到業內的關注。那么如何做好砌筑工程保證工程質量是我們應當關注的重中之重。其中砌筑工程常常遇到的幾個問題如下。
一、砂漿強度不穩定。
預防措施:
(1)建立材料的計量制度和計量工具校驗、維修、保管制度;
(2)減少計量誤差,對塑化材料(石灰膏等)宜調成標準稠度(120mm)進行稱量,再折算成標準容積;
(3)砂漿盡量采用機械攪拌,分兩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水和全部塑化材料,拌勻后再投入其余的砂和全部水泥進行攪拌),保證攪拌均勻;
(4)砂漿應按需要攪拌,宜在當班用完。
二、砂漿和易性差,保水性差,為砌筑的鋪攤和擠漿造成困難,嚴重影響了砂漿和磚體的凝結力,而且易出現沉降、泌水的現象。
預防措施:
(1)降低使用砂漿的強度(使用25號及以下砂漿),且必須使用混合砂漿或者摻水泥用量5%~10%的粉煤灰,以達到改善砂漿和易性目的。
(2)砂漿半只盡量要做到隨拌隨用,一般氣溫條件下應當控制在3~4h內用完拌合的砂漿,若氣溫高則須在2~3h內用完,杜絕使用隔夜砂漿。
拌制砂漿應加強計劃,每月拌量應根據所砌筑的部位盡量做到隨拌隨用,一般氣溫條件下,
三、磚砌體組砌混亂。里外皮磚層砌筑不緊密從而形成內通縫,降低了砌體強度和整體性。
預防措施:
(1)在砌筑前要對照圖紙對不同墻體進行交接形式預先排好磚花。
(3)墻體磚的搭接不能少于磚長的1/4,若采用空心磚則每兩層磚要有一層拉結。
四、磚縫砂漿不飽滿,出現瞎縫現象。
預防措施:
(1)改善砂漿和易性可以大幅提高灰縫的飽滿程度也可以提高其粘結強度。
(2)若砌筑磚厚度大于90mm時最好使用“掛、填、砌”法,先鋪設水平灰磚塊掛豎灰后進行擠壓,對于有空隙的豎縫用抹子再進行勾填。
(3)砌筑前要對磚塊進行潤濕,禁止使用干磚砌筑。
五、斜立砌末頂緊梁板底,造成墻體和梁板相接處的裂縫。
預防措施:
(1)施工前根據梁板底的不同標高,由上至下分皮數,并做皮數桿,確保斜立砌的坡角在60°~75°范圍之內。
(2)斜頂砌筑在砌筑結束后7天在進行施工。為保證頂砌緊密,可在上下頂縫間用楔(磚、石碎片)緊塞,并在斜立砌筑時用刮漿加填喂砂漿法。
六、空心磚砌體砌筑外墻,引進大面積滲漏,要空心磚砌體砌筑外墻,由于外墻防水失效,滲入空心磚內使空心磚砌體內大量貯水,引起大面積滲漏。
預防措施:
(1)外墻砌筑應用多孔磚組砌,砌筑磚漿要飽滿;
(2)外墻的內外面均須用水泥砂漿打底。做好砌筑工程從以上6個方面著手把控質量,能夠打造高質量砌筑工程,為項目添光加彩。
來源:建筑技術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