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標協字[2016]074號
各有關單位: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了現階段我國城鎮建設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并明確提出了“提高城鎮建設水平”等主要任務,而作為交叉學科的城市設計將為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推動城鎮建設水平提升的重要技術支撐。為了解城市設計最新發展趨勢、提升城市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我協會決定舉辦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研修班, 請各單位積極組織相關人員參加。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培訓對象
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規劃局(委)、城市規劃編制單位、規劃設計研究院(所)、建筑設計、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等單位的有關人員。
二、主要內容
引言:城市發展中的空間
1、英國案例(100年后的變化對比);
2、中國天津老城區案例(10年間變化對比):城市空間演變折射出城市建設理念、城市肌理、文化、傳統的破壞,城市規劃、城市設計扮演的角色。
第一部分:什么是城市設計(城市設計的內涵)
I.城市設計的基本概念及內涵
(一)一般意義上的城市設計定義與共同基礎
1)注重三維空間的城市設計;2)作為藝術處理的城市設計;3)針對公共領域的城市設計;4)強調功能組織的城市設計;5)關注行為與環境互動的城市設計;6)強調過程的城市設計;7)廣義綜合的城市設計。
(二)城市設計目標與任務的基本內涵
1、作為一種觀念的城市設計; 2、作為一種制度的城市設計;3、作為技術手段的城市設計(設計技術、管理技術)。
II.城市設計主要理論思潮與發展脈絡
(一)主要理論思潮
1、歐洲古典城市(米列都成—方格網城市的鼻祖、理想城市);
2、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現代城市規劃起源、大城市疏解、區域規劃理念);
3、柯布西耶的光輝城市(現代主義、高層低密度、立體城市);
4、城市美化運動(芝加哥,城市設計作為城市美化的工具和手段);
5、凱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從傳統美學原則轉向人的感受評價)城市設計五要素:道路、邊緣、區域、結點、地標;
6、綜合環境設計(城市設計多元取向:物質空間+社會、經濟、政治要素);
7、生態城市設計(低碳、環保??沙掷m發展)。
(二)內在發展脈絡
古典美學(藝術美學)——物質空間形態(空間形態)——行為心理(行為活動)——綜合研究(多元取向)——生態城市設計(綠色生態)
III.城市設計的層次
(一)宏觀:總體城市設計(整個城市)
(二)中觀:片區城市設計(城市地段)
(三)微觀:節點城市設計(城市節點)
IV.城市設計的作用
(一)規劃的完善和補充:彌補規劃編制、實施、管理中的不足
(二)塑造城市特色的有效手段:形象、內涵、品質的提升
第二部分:如何做城市設計(城市設計的編制)
I.總體城市設計
(一)當前我國總體規劃存在的問題
(二)總體城市設計歷史淵源
1、中國的總體城市設計實踐; 2、國外的總體城市設計實踐。
(三)總體城市設計概念
(四)總體規劃與總體城市設計的關系
1、總體城市設計以總體規劃為指導;2、總體規劃注重土地使用經濟性,總體城市設計注重空間的和諧性。
(五)總體城市設計編制——設計結構的確立
1、設計結構的概念內涵;
2、設計結構確立的依據:(1)山水自然環境格局;(2)城市固有形態累積和沉淀;(3)文化底蘊和地域傳統。
3、設計結構案例分析與研究。
II.片區及節點層面的城市設計
(一)設計理念:設計結構深化、特色功能要素的塑造
(二)案例分析與研究
第三部分:哪些領域需要城市設計(城市設計的控制領域和內容)
(一)城市用地功能(混合使用)
(二)城市風貌(整體和諧)
1、建筑風格控制(如何避免“奇奇怪怪的建筑”);2、建筑色彩控制(色彩地理學、色彩心理學);3、城市重要節點與天際線控制。
(三)以人為本(尺度宜人,使用活動)
(四)道路交通(形成骨架,塑造肌理)
(五)建筑界面控制
(六)公共空間系統
(七)生態城市設計
第四部分:如何表達城市設計(城市設計成果)
(一)形態型城市設計
(二)機制型城市設計——設計導則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的核心領域——城市公共空間設計
(一)
城市公共空間的概念
(二)當前我國公共空間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設計追求形式、缺乏個性、不注重地方文脈;2、環境設計不足、缺乏人情味;3、公共空間遭到侵占,精英化趨勢明顯。
(三)提升公共空間質量的途徑
1、關注民生,回歸大眾; 2、強化整體,構筑系統; 3、功能多樣,匯集活力; 4、優化生態,協調自然; 5、通達順暢,步行為先;6、尊重文化,提升品位; 7、精做細部,宣導人性; 8、鄙棄克隆,倡行創新。
(四)城市公共空間規劃設計案例分析與研究
第六部分:總結與思考——新時期城市設計的轉型與應對
(一)新型城鎮化與城市設計
1、新型城鎮化的7個基本規劃原則;
2、新型城鎮化帶來的變化:增量規劃—存量規劃 、生態城市設計、 信息技術、大數據的影響。
(二)新常態與城市設計
1、理念:城市設計屬性;2、程序:城市設計事權;3、管控:城市設計實務。
第七部分:城市設計工作的背景
(一)實踐與思考 (二)體系與突破 (三)市場與策劃
三、培訓方式與主講專家
1.屆時將邀請參與標準編制工作,并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有關領導和專家授課,
并解答學員提出的有關疑難、熱點問題。
2.研修結束頒發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結業證書》,可作為專業技術人員繼
續教育的重要依據。
四、
時間和地點 (開班前7天為報名截止日)
2016年10月21日--10月24日 (21日全天報到)
武漢市
五、有關費用與報名方式
1. 研修費每人
2200元(含資料、午餐費等);住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所有費用
(附證書用一寸彩照一張)報到時面交。
2.請各單位參加人員認真填寫報名回執表,并在報名截止日前傳真至會務組。
報名傳真:(010)60339786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
咨詢電話:(010)57266599 監督電話:(010)88083568
聯 系 人:穆雅婧 聯 系 人:陳躍生
協會網址: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網(www.99jfw.com)→標準宣貫
會務組在收到報名回執表后,于開班前6天傳真報到通知,詳告具體地點、乘車路線、食宿及日程安排等有關事項。
附件:報名回執表
二〇一六年九月十四日
附件: